郑育斌先生的主业其实是绘画。
郑育斌先生主编的灯谜杂志。 去年郑育斌(中)在央视当评委。 第二季《中国谜语大会》正在以飙高的收视率“承包”黄金时段,而去年作为节目首席裁判而走红的厦门谜家郑育斌,再度受邀承担今年节目的策划和裁判工作。很多观众在电视上一眼就认出这个“笑起来很萌,说话很闽南腔”的裁判。 >>希望可在现场看到厦门选手 不同于第一季筹备工作时的焦头烂额,郑育斌和他的谜友们面对第二季《中国谜语大会》信心满满。去年12月19日,郑育斌赴北京参加了第一次策划会,之后就开始选参赛选手。“参赛学校需要先提交报名意向,我们再根据名单筛选和考察。除了校方本身的猜谜水平外,还要权衡各地域的名额比例。”郑育斌笑着说,希望明年可以在现场看到厦门选手。 据这位“内部人士”透露,要想称霸谜语大会你必须学贯古今、汇通中西,因为题库来源渠道多,内容也很任性。首先,大会组委会向海内外华人征集谜题,从中甄选好题;再者组委会还会从历史谜题里挑选具有知识性、趣味性的经典代表;最后,参与活动的谜界大咖还会创作具有时代感的谜题。比如,郑育斌制作的“亲贤臣,远小人。”(打二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词汇)就在前日节目播出后引发热议,谜底是“友善”。 由于第一季《中国谜语大会》带来的社会效果良好,今年比赛总体延续上季风格。不过今年来谜语大会露脸的明星比去年多了不少。 >>期待闽南小镇灯谜高挂 去年首届《中国谜语大会》结束后,郑育斌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,这场电视节目的成功让他更看好中国当代灯谜的发展。他甚至期待幼年时闽南小镇灯谜高挂的场景再现。 郑育斌的这番心愿随着这档电视节目火了起来。那些曾经热爱过灯谜半路离开的人们开始找“组织”。越来越多的校园开始有谜语社团,年轻人爱上猜谜。再然后,各地各类猜谜活动大大小小接连不断。 也正因这份收获,参与第二季《中国谜语大会》的郑育斌投入更多热情。他还在直播首夜写下《破阵子》——“四海明星助阵,八方学霸加盟。给力廋辞扬国粹,出彩荧屏亮俊英,祥和看北京。剑作青虹日耀,弓如霹雳弦惊。博古通今缘苦学,伏虎探骊凭智能。欣欣艺苑荣。” 【名片】 郑育斌,生于福建诏安,1990年来厦。花鸟画家,著名谜家。现任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,中华诗词协会会员,厦门市职工灯谜协会名誉会长,福建西海书画院院长。2014年、2015年春节任央视“中国谜语大会”赛事策划之一兼首席裁判。 【好谜共赏】 此次接受本报采访,郑育斌还拿出一些谜语和读者分享。值得一提的是,他还特别制作新谜和本报读者互动闹元宵,详细信息尽请关注这几天的厦门日报微信公众号。 ●云傍依稀残月影,临川斜雁一行归 (打一字) 谜底:谬 谜解:“云”可扣“言”;“依稀残月”(“月”字残缺)扣“习”,“习”又有“影”,合为“羽”;“临川斜”可扣三撇,“雁一行归”为“人”字,聚合而为“谬”。 ●先需有慧心,下笔更淋漓(打一啤酒商标名)谜底:雪津 谜解:“需”字的“先”部,加上“慧”字的“心”部,为“雪”;“下笔(繁体字:筆)”为“聿”,更有水迹淋漓,即为“津”字。 ●守街亭,马谡不依王平言;失守街亭,马谡当斩(打一环保名词)谜底:环评 谜解:此谜有个小迂回。“守街亭,马谡不依王平言”,但“失守街亭,马谡当斩”。第二句歧解为第一句里的“守街亭”三字“丢失”了,再把“马谡”二字“斩”了,则谜面化简为“不依王平言”。“不”字依着“王”字为“环”;“平言”合为“评”,“环评”乃成。 ●南宫论三杰之功,三杰功可没乎(打一字)谜底:谜 谜解:谜面用典。昔年汉高祖刘邦置酒洛阳南宫,与群臣论所以取天下之道者称,张良、萧何、韩信,“三者皆人杰,吾能用之,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”,并言及三杰之功。不过,这是作者设下的一个小陷阱——解谜过程和这个典故一点关系都没有。“南宫论三杰之功,三杰功可没乎”,前有“三杰功”,后说“三杰功”可没,则谜面简约为“南宫论之”。“南宫”扣“米”,因米芾世称“米南宫”;“论”扣言字旁,“之”扣走之儿,乃成。 |